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多措并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7-26 12:04    编辑: 李宏才

  今年以来,海西州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将项目建设作为保稳定、稳增长,夯实发展基础的“顶梁柱”,调结构、促转型,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助推器”,惠民生、防风险,实现稳中求进的“压舱石”,进一步明确投资方向,强化要素保障,坚持开工项目抓进度、续建项目抓投产、签约项目抓跟踪、储备项目抓前期,形成了项目滚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年计划实施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重点项目200个,年内计划投资544亿元。1至6月开复工项目156个,开复工率78%,累计完成投资194.3亿元。

  谋长远,精心研究储备项目。一是始终秉承重商、亲商、扶商的理念,坚持把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通过制定《2017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等,实施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持续的措施,紧盯重点,持续发力。特别是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进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确保项目梯度推进、落地实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二是加强项目库建设,促进项目储备转化,实施项目动态管理,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编制完成全州《“十三五”支持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方案》,谋划项目1067个,总投资1621亿元。重点推动黄河上游蓄集峡光热、中国西部(柴达木)飞机回收中心、空气压缩储能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截至7月5日重大项目库累计报送项目1307条,总投资706亿元,其中2017年以后建设项目677个,总投资281亿元。

  抓进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一是紧抓项目建设“黄金季”,做好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3月底组织开展第一批400个项目的集中开复工,项目总投资1141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41亿元。目前,已开复工项目395个,开复工率98.75%,对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提供有力支撑。6月底组织开展第二批200个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总投资218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89亿元。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要素供给,落实惠企政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挖潜增效,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特色生物等新兴产业。设立10亿元新能源产业引导发展基金,对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进行扶持,目前9个新能源光伏光热项目已于6月底前实现并网发电。三是实行挂牌督办,靠实责任抓项目。全面实行挂牌督办和销号制度,对争取项目,进一步加强汇报衔接,使项目尽快得到批复并开工建设;对续建项目,强化跟踪管理,督促责任单位加强施工调度;对计划开工建设项目,抽调精干力量,不断加快推进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确保每一个重点项目能尽早开工建设。

  出实招,千方百计保障项目。一是抓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对全州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梳理细化,及时更新重大项目库项目审批进展情况,督促相关单位加快在线办理进度,定期通报相关情况,严控项目监管标准,督促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围绕国家资金投向和11大重大项目工程包,开展循环产业、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申报争取力度,争取到第一批藏区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6.98亿元,涉及城镇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水利、农牧、基层政权等方面的60个项目。争取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9.19亿元,省级预算内项目前期350万元。三强化PPP项目的推动,出台PPP项目实施细则,建立PPP项目连审和增量奖励机制,推动PPP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目前,海西州纳入国家PPP项目库的25个、纳入省级PPP项目库的24个,总投资429亿元。其中,格尔木市八一路人防106工程、格尔木109沿线游客服务中心、德令哈市公铁货运综合物流中心(一期)等10个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格尔木市生活垃圾再生利用建设项目、蓄集峡水利枢纽至德令哈市供水工程、海西州德都蒙古族文化产业园3个项目正在对接合作方;其余项目正在编制PPP项目实施方案及落实合作方。

  优环境,真心实意服务项目。一是制定《海西州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十项措施》,重点整治政策不落实、审批不规范、服务不到位、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持续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二是实行项目跟踪制。专门制定项目审批“一站式”、项目建设“一条龙”、项目投产“保姆式”的服务举措。对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包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各专业类重大项目,建立完善的分级分层调度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各环节全过程服务。三是做好土地、资金、环境等基本要素保障,狠抓项目前期、开复工建设等环节,推进政府主导性投资,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吸收外来资金前来投资,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实行行政公示制、工作时限制和主办部门负责制。将审批条件、收费标准、办事程序、申报文件等予以公开,并按有关规定承诺、兑现工作时限;五是开辟“绿色通道”,对于符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要求的项目,尤其是符合国家积极推进的循环经济改造项目,从立项、土地、环评、安评、消防等环节实行并联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