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新篇章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8-29 10:36    编辑: 李宏才

  近年来,海西州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文化艺术创作等,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全面开启建成小康社会文化新篇章。

  一、加大基础建设,保障公共文化需求。累计落实资金12.83亿元。新建、改扩建州图书馆、州歌舞团排练用房、格尔木图书馆博物馆和全州8个地区图书馆(文化馆),完成35个乡镇文化站、305个农(牧)家书屋、305套村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36个文化进村入户、36个流动图书服务点,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藏传佛教寺院寺庙书屋覆盖率达100%;“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舍有书屋”目标基本实现,广播覆盖率达98.5%,电视覆盖率达98.6%。州、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二、坚持多措并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落实资金3210万元,全州6个图书馆、9个文化馆(群艺馆)、4个博物馆、35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实现零门槛免费开放,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展演、展示、讲座等活动超1600场次,惠及群众260多万人次;各级文化部门组建业余文体团队26支,免费开办艺术培训班近40期,培训学员1400余人次,服务群众160多万人次;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州图书馆坚持全年无闭馆日,举办大型展览展示和宣传活动240余次,办理借书证16000余张,服务群众180万人以上,连续2次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州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接待观众20万余人次。

  三、着力打造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州本级连续十五年举办“柴达木之夏”文艺展演、连续十一年举办“百姓舞台”,并实现州、县二级联动,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同时,“群星点亮·天空之境”海西州文化旅游艺术节、吐谷浑吐蕃民族文化艺术节、中国柴达木国际攀岩精英赛、“拳力之巅”国际德令哈站搏击赛等文化旅游活动已成为独具特色的靓丽文化名片,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文化“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实现经常化。天峻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州内80%以上的乡镇和50%以上的村社每年都举办单项或综合性文化活动。

  四、加大非遗保护,构筑文化精神家园。全州各级文化部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整理工作,共普查登记13大类、2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15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2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1所,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5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3所,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70项。编辑出版了《青海蒙古族祝赞词》《青海蒙古族风俗文化》《青海海西地区藏族民间故事》等17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画册和影像资料,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五、加大支持力度,繁荣民族作品创作。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编辑出版了《柴达木历史与文化》《昆仑山与西王母》《吐谷浑古国史话》等系列丛书,推出《红柳》《岩缝里盛开的花》等一批反映柴达木精神、具有海西地域特点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了民族歌舞史诗《德都蒙古汗青格勒》、音乐剧《昆仑神话》、音乐专辑《那达慕》和电视连续剧《柴达木之恋》、电影《情人湖》《骏马之乡》等一系列反映海西人文地理、风土风貌的歌舞、宣传片、纪录片和画册,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