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都兰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和承东启西、南联北进的区位优势,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着重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重塑产业链,驱动经济迈向了由数量到质量的跨越之路。
红色产业马首是瞻
近年来,都兰借力循环经济发展的“东风”,依托独特的光热水土气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枸杞种植面积达19.22万亩,产量突破3.58万吨,是2010年的近10倍。
加快完善枸杞产业园区服务功能,先后建成科研楼、育苗基地、交易市场、服务中心,水电路网暖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培育种植合作社113个、家庭农场37个。引进企业11家,依托中科院、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所,构建了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体系,先后研发果酒、籽油等50余种产品。扩大绿色有机产品有效供给,认证绿色、有机枸杞6.8万亩、4.24万亩,县内10家企业、3.6万亩枸杞获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全县有机枸杞出口创汇173万美元。
集种植管理、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的产业体系日臻完善。2016年,全县枸杞产业增加值11.54亿元,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达34.27%。
金色产业如火如荼
素有“金腰带”之称的沟里地区是青海第二大金矿区,黄金资源开发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根据省州决策部署,规划建设黄金产业园,先后建成6500吨/日黄金采选、100吨常规氰化冶炼等项目,培育了青海昆金、金辉矿业等骨干企业。
加快技术改造,率先研制出无毒药剂提金技术,成功产出首批国标金锭,结束了青海省金精矿外运加工冶炼和合质金出省提纯铸锭的历史。2016年,年加工黄金5.77吨,实现增加值5.45亿元。200吨/日复杂金精矿冶炼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将解决高砷、硫难处理金精矿加工难题,黄金回收率提高至95%以上,年新增工业产值5亿元。“十三五”期间,预计年产黄金26吨,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绿色产业方兴未艾
面临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资源环境趋紧等“多重”约束,都兰瞄准可再生、无污染新能源开发,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规划建立了新能源产业园,按照“建设一批、运营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完成上下游产能对接7.8亿元,建成聚鸿49.5兆瓦风电、西北水电50兆瓦风电、金阳50兆瓦风电、国电50兆瓦风电等项目,国投风电49.5兆瓦风电、鲁能新能源50兆瓦风电项目建成投运,装机发电容量达1.3亿千瓦时,年均有效利用小时数达2500小时,排名全省第一。新东力200兆瓦、昌东200兆瓦光伏项目和华电49.5兆瓦、国电49.5兆瓦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2016年,新能源投资完成16.66亿元,占全县投资额的41%,同比增长92%,新能源产业发展呈现井喷态势。
都兰坚持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发展问题,围绕枸杞、黄金和新能源产业,补齐基础短板、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动能,枸杞、黄金、新能源三大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为全县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生动诠释了都兰经济蜕变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