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大柴旦以“一优两高”为统领助推“经济提质增效”样板取得实效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11-27 09:00    编辑: 李宏才

  今年以来,大柴旦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变革,扎实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抓实工业园区、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助推“经济提质增效”柴旦样板取得实效。

  一、优化产业结构,积蓄“进”的力量。一是煤炭产业接续发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主动提高淘汰标准、扩大淘汰范围、加快淘汰进度,推动煤炭资源集约化发展。截至目前,青海开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6万吨/年小型煤矿关闭退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煤炭产量415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6.1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区增加值比重的27%。二是盐湖化工产业持续优化。加快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梯级开发,重点研发钾、钠、硼等盐湖资源系列产品,拓展盐湖化工产业链和产业群。截至目前,纯碱、钾肥、硼酸产量分别达到85万吨、1.6万吨、1.3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4.29亿元,占全区增加值比重的18.6%。三是有色金属产业稳步推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加强对共伴生矿产资源和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合理开发有色矿产资源及冶金产品,持续优化有色金属产业。截至目前,铅锌精粉产量2.7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9.3亿元,占全区增加值比重的40%。四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崛起。依托资源富集优势,加大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截至目前,新能源发电量7亿度,增长32.97%,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32.61%,占全区增加值比重的12.6%;氯化锂产量3000吨,增长58.9%,实现工业增加值1亿元,增长4.3%,占全区增加值比重的12.6%。五是旅游业蓬勃发展。以打造“高原特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奋力开拓旅游市场,努力打造旅游品牌,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转型、实现创业创新的“强劲引擎”。截至目前,完成旅游投资2.29亿元,累计接待游客114.94万人(次),增长33%,实现收入7.19亿元,增长23%。

  二、抓实园区建设,注入“强”的动能。一是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编制完成《大柴旦工业园控制性详规》《大柴旦工业园总体规划(初稿)》,持续加强“一园三区”融合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二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把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基础功能与产业功能统一起来,健全完善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污水处理、金融物流、医疗卫生等生产生活性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截至目前,总投资3.95亿元建设的吉利化工至饮马峡工业园区纬九路连接道路、饮马峡产业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等7个项目推进顺利。三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通过储备项目抓前期、拟建项目抓落地、新建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运行等一系列举措,全力以赴为企业做好各项要素保障。截至目前,开复工项目45个,开复工率100%,总投资65.06亿元,完成投资36亿元,纳入省州计划盘子项目25个。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以商招商”优势和“路演”小分队作用,借助“青洽会”等招商平台,切实加大“跑、办”力度,全面做实项目库,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储备新动能。截至目前,“青洽会”签约项目6个,签约资金29.4亿元;开展招商“路演”活动3次,对接洽谈项目14个,达成投资意向12个。

  三、统筹综合服务,筑牢“稳”的基础。一是持续加大政策引导。落实好《保运行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工作激励补助办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措施》等地方惠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努力保障企业资金需求,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截至目前,争取省级专项扶持资金900万元、州级保增稳产激励补助资金260万元;通过“助保贷”发放贷款400万元。二是不断优化服务保障。继续强化重点项目领导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包案制”,全程做好宣传推介、跟踪对接、落地建设等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推行招商项目投资审批“绿色通道制”“全程代办制”,主动提供项目落户、证照办理、政策落实、用水用电等协调服务。在项目建设中,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及时为投资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扫清障碍,为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三是竭力培育规上企业。坚持“一企一策”“一项一策”原则,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激活市场需求潜力,鼓励帮助有潜能、有愿望的企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助推更多中小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序列。截至目前,培育规上企业3家,全区规上企业达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