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大柴旦突出绿色引领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工业园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2-17 11:14    编辑: 李宏才

  近年来,大柴旦工行委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的历史机遇,以“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为指导,以“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为导向,以打造能矿资源型城镇为契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促区域经济不断提质增效。

  一、发展现状

  大柴旦工业园是依托资源优势,以能源、煤炭综合利用、盐湖化工、冶金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园,由饮马峡、锡铁山、柴旦三个产业集中区组成,总规划面积42.7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培育各类工业企业4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上市公司7家,形成了“煤炭、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2018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5亿元,同比增长7.7%;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5.18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2亿元,同比增长44.3%。饮马峡产业区位于饮马峡火车站以北、泉集山红铁沟西南侧,是以盐湖化工与煤炭资源清洁利用融合发展为核心的能源、化工产业区,规划面积30.0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家,形成110万吨纯碱、1.3亿条编织袋、10万吨硫化碱、10万吨氯化钙、1万吨H酸生产能力;1亿条编织袋项目在建;300万吨储煤中心、8万吨化工中间体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锡铁山产业区位于锡铁山镇,是以冶金和铅锌尾渣与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融合发展为核心的精细化工产业区,规划面积6.1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家,形成年产150万吨铅锌采选、1万吨H酸单钠盐生产能力;在建100万吨复合肥、30万吨联碱、0.4万吨K酸和0.3万吨间酸项目。柴旦产业区位于柴旦镇,毗邻大柴旦湖,是以盐湖化工、精细化学品为核心的化工产业区,规划面积6.5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家,形成30万吨硼矿开采、3.5万吨硼酸、10万吨氯化钾、10万吨硫酸钾、2万吨硫酸镁、1.1万吨氯化锂和1.25万吨精品硼酸和0.2万吨溴素生产能力。

  二、取得的成效

  (一)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快优势资源开发,推动工业产品精深化、生产规模集约化。一是煤炭产业接续发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主动提高淘汰标准、扩大淘汰范围、加快淘汰进度,整合高泉、鱼卡、绿草山、大煤沟等区域煤炭企业,推动煤炭资源集约化发展。截至目前,培育煤炭企业8家,核准生产能力685万吨;关闭停产企业2家,淘汰产能36万吨。二是盐湖化工产业持续优化。加快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梯级开发,重点研发钾、钠、硼等盐湖资源系列产品,拓展盐湖化工产业链和产业群。截至目前,培育化工企业14家,形成10万吨氯化钾、3.5万吨硼酸、1万吨硼砂、1万吨硫酸镁、5万吨硫酸钾产能。三是有色金属产业稳步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铅、锌、黄金等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配套能力改造升级步伐,加强对共伴生矿产资源和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合理开发有色矿产资源及冶金产品,持续优化有色金属产业。截至目前,培育有色金属企业3家,形成10万吨铅锌、10万盎司黄金产能。四是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依托新能源资源富集优势,加大新能源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培育新能源企业16家。其中,风电企业14家,光伏企业2家,总装机容量达1401兆瓦。五是新材料产业成效显著。全力打造柴旦特色锂产业集群及盐湖溴素产业。博华锂业、兴华锂盐分别建成年产0.1万吨氯化锂联产0.25万吨精品硼酸和1万吨氯化锂联产2.5万吨精品硼酸生产线顺利投料生产,标志着盐湖提锂生产工艺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快了锂产业发展步伐。伯格溴业公司年产0.2万吨溴素项目试运行;中天硼锂公司年产1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有序推进。六是轻工制造产业落地生根。依托区内丰富的上下游工业产品,强化产业间融合发展,重点实施了云天实业塑编基地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年产1.5亿条塑料编织袋、0.02亿条集装袋。

  (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按照“整体规划、有序推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合理引导、多元投入”的思路,编制完成《大柴旦工业园控制性详规》及《大柴旦工业园总体规划》(初稿),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全力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锡铁山、饮马峡、大柴旦三个产业集中区交通、电网、水利、通讯、网络等基础日臻完善,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一是交通运输铁路:格敦铁路马海至饮马峡段建成通车;饮马峡工业区铁路专用线、北霍布逊至锡铁山地方铁路建成运行;一里坪至马海红柳地方铁路已建成。公路:G215和G315线高速公路分别贯穿南北和东西,并通过三级公路连接三个产业集中区及各工矿区。园区道路:鱼卡矿区进场公路完成砂石路建设;饮马峡工业区纬九路、硼化工业小区纬一路道路建成投用;大华工业小区进场道路建成投用。二是水利设施。锡铁山产业区形成1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饮马峡产业区形成5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柴旦产业区形成0.5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三是电网通信电网:形成以锡铁山33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以110千伏锡铁山至鱼卡、至饮马峡、至大煤沟电网为主骨架,以35千伏、10千伏低压电网为补充的覆盖各产业区和工矿企业电网结构。通讯:各产业区均实现程控电话、移动、联通无线电话全覆盖,现有固定电话用户4302户、移动电话用户13034户、互联网用户4583户。四是环保设施。饮马峡、锡铁山产业区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厂已投入使用。

  (三)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以特色资源开发、补链项目为重点,创新招商思维和理念,探索招商新方式,在开展“路演”“青洽会”等招商引资活动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定点招商、跟进招商、以商招商,不断提升精准招商能力和水平,助推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三年来,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6个,签约项目321亿元,到位资金104.75亿元。其中五彩碱业110万吨纯碱和乐青1万吨H酸等33个项目建成落地;大柴旦和信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铅锌矿尾渣循环经济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活性染料项目正在进行洽谈与对接;乐鼎化工公司精细化工等6个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大柴旦工业园仍存在产业规模小,技术创新、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基础依然薄弱,重点矿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是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仍需时日。三是支撑二产的一产、三产发展不足,消费、出口难以发力,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突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资源、区位优势,按照循环绿色理念,培育以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工、硼化工等行业向精细化、高科技方向开拓和延伸。转变发展方式,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落脚点,把培育盐湖、冶金、锂电、硼化新业态作为做强实体经济、壮大创新型经济的主攻方向,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协同创新等方式,推动工业园循环经济建设实现大跨越、大发展。

  (二)积极出谋划策,推进项目落地生根。认真组织、筛选、论证一批基础设施、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重大前期项目,积极协调做好项目审批、建设用地、资源配置、供水、供电、交通等方面事宜,强化重点项目跟踪服务、目标责任落实,推进骨干、核心产业项目建设,确保拟建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

  (三)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继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实现重大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强协调服务力度,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州科技创新资金扶持。

  (四)广泛招贤纳士,加强科技智力支撑。重点围绕钾、锂、硼等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攻关,从健全人才发展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建立引才引智绿色通道和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方面入手,实施产业集群重要人才引进和培育工程,加速区内产业汇聚集群,不断壮大工业园综合实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