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生态青海】柴达木,清洁能源的沃土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7-04 14:28    编辑: 李宏才

  生态观察

  这里绵延数千里的荒漠竟可以转变为清洁能源的沃土。随着太阳从瀚海戈壁地平线上升起,数以万计的太阳能面板便蓄势待发,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从这里输向全国。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随着以光伏、光热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以绿色生态做底的产业发展脉络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舒展开来,吸引数百家省内外新能源企业相继入驻,为共同打造海西州国家零碳清洁能源示范基地而奋进。

绿色低碳为媒

新能源产业落地开花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德令哈市的新能源产业园中,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如同蓝色海洋展现在茫茫戈壁上,蔚为壮观。其间分布着装机容量达10兆瓦、50兆瓦的光热发电站,同样是湛蓝的太阳能光伏板和直指苍穹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塔,同新引进的蝶形光伏发电机组、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机组,共同组成了茫茫戈壁上靓丽的风景线。

  就在园区内坐落着中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区第三期项目正在紧张地建设当中。

  “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工程作为国内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光热示范工程,在节能减排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续中广核将一如既往为本地经济发展作贡献。”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勇说。

  2011年,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发电示范项目落地海西,今年是该公司在青海投资建设的第8个年头。项目落地至今,年发电量1.975亿度,年利用小时数3950个小时。

  如今,该公司已经建成了太阳岛SOF项目,一个集反射镜、集热管、集热器单元等组成的光热发电集群,每年可节约近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造林280公顷,并进一步推动青海可再生能源向经济优势、产业结构优势转化。

绿色低碳做底

新兴业态枝繁叶茂

  天空中的阳光带着几分炎热,在园区内的青海兴明电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工人们的双眼紧盯操作台电子显示器上一组组跳动的数据,伴随着的马达轰鸣声,手指粗细的铜棒经过一台台设备的加工,有的变成了比头发丝还细的通讯专用线,有的变成粗如胳膊的电缆……

  “未来海西的发展潜力巨大,当初我们正是看中这一点才选择在海西投资建厂。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企业的发展能更上一层楼。在海西这片热土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公司副总经理赵明说出了公司入驻海西的心路历程。

  “今年的销售状况很不错,每天都有客户来提货。目前,我们已经同来自各地的42家企业签订了销售协议,相信下半年还会有不少省外订单。”赵明言语中藏不住喜悦之情。

  针对普通电缆在青藏高原高海拔、高寒环境下容易破损断裂等问题,在德令哈市政府的引导下,兴明电缆与国内知名专业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借脑引智”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活动,已经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高寒,抵御盐碱风沙侵蚀能力强的“高原型”输出电缆。

  下半年兴明电缆还将投资800万元实施二期扩能技术改造工程,力争用最好的产品为海西“五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得益于海西州“五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电缆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大。通过技术创新,兴明电缆自主研发了许多符合高原用电需求的产品,目前,公司各类电缆产品已发展到70多个品种。

  近年来,海西州一直以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着力转换动能调结构,坚持“新”字当头,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特色生物、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构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千亿元锂电、光伏光热、新材料产业集群,把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绿色低碳牵引

生态与发展共赢

  一块块太阳能光伏电板从架设到启用,再到发挥其生态功能,正是应了从生态出发的目标。在德令哈市新能源产业园内,清洗太阳能光伏板的水用来灌溉草,草用来养羊,努力贯彻生态环保理念,把太阳能光伏板提高1米,从而使更多的阳光可以照到地上的草,助草生长,改变了生态环境。

  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海西州变生态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让整个社会都为之而受益。

  幅员辽阔的柴达木盆地,有大面积的盐泽、戈壁等未开发利用土地。据统计,在海西州可用以新能源发展的土地面积就达10万平方公里,年日照小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再加上年太阳能总辐射量达到每平方米6618.3-7356.9兆焦之间,仅次于西藏,位居全国第二。若全部用于新能源发电,理论装机容量可达44亿KW,相当于177座三峡电站装机。

  借光行风。海西州正依托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未利用荒漠土地资源,加快大型风能、太阳能并网电站的开发建设,竭力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到目前,新能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强势发展,区域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3714兆瓦,光热发电装机量235兆瓦。

  当前,海西州将继续把扩大清洁能源作为拉动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扩大光伏发电规模,鼓励各大型能源企业走向生态环保、旅游观光等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似水,发展做舟。今天的海西,在全省各地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之际,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优化产业布局,实现柴达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加快构建研发设计、装备制造、电源建设、运营维护等于一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奋力前行。(苏烽)

  生态论坛

  “追风逐日借光前行”

  辽阔的柴达木盆地是我省资源富集的“聚宝盆”,多年来,柴达木人辛勤耕耘,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过去几年时间里,受经济下行和生态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煤炭开采等曾支撑海西经济发展的产业亟待转型,而谋求生态发展,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柴达木人擎画碧水蓝天、美丽富饶家园的必由之路。

  柴达木盆地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著称于世,发展新能源产业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据统计,在海西可用以发展新能源的土地面积就达10万平方公里,年日照小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再加上年太阳能总辐射量达到每平方米6618.3-7356.9兆焦之间,仅次于西藏,位居全国第二。若全部用于新能源发电,理论装机容量可达44亿KW,相当于177座三峡电站装机。

  举生态绿色发展之旗,海西人在自己的脚下筑起了一条坚实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全面小康夯实了绿色根基。海西州一方面致力于传统工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保持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的突破口。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资源富集、生态脆弱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大力发展风能、光能、光热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以占地25.6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来说,原本这里大多都是很难开发和利用的盐泽和戈壁,借助太阳能、风能的优势资源和装机条件,大型风能、太阳能并网电站落户水到渠成。

  于是,一批新能源产业借“光”伸展。格尔木、德令哈两市入选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基地,工业结构加快了向特色优势型、循环经济型、创新驱动型转变的步伐。依托建成的全国最大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将循环经济这一更加绿色、更加科学、环境更加友好的发展模式作为海西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构建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更高、环境影响更小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谋划了镁锂钾、新能源、新材料、原油储备及油气加工、特色生物等“五个千”产业集群,倾力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基地。(苏烽)

  生态故事

  以后的日子还得靠“生态”

  现在的老何可是个大忙人,以前养牛羊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忙,自从关了养殖场,搞起了香菇特色种植,感觉手脚都不够用。虽说忙得脚不沾地,但香菇长势好,收成看得见,老何心里美着呢!

  老何叫何忠英,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人,地地道道的农民,后来成为打工一员,赚了钱和村里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随后又自己开办了一家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这些年走南闯北,老何眼界开阔不少,他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后的日子,还得靠“生态”。老何当机立断,卖出最后剩的牛羊,引进香菇种植技术,重新修建两座大棚,当起了菇农。

  6月中旬的一天,门源下着濛濛细雨,来到北山乡沙沟梁村的益农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走进温室大棚,铁架子上一排排菌棒排放得整整齐齐,有的菌棒上,一簇簇香菇顶着褐色伞头,悄悄探出了“脑袋。”

  看到长得大个的香菇,合作社工人将其小心摘下,放进筐内再称重。“目前来看,我们的香菇长势喜人,而且香菇成了花菇,更是个意外之喜。”老何拨动着框内的香菇,开心地说起了这个意外收获。

  因为当地气候特殊的缘故,香菇表面皲裂形成了这种花纹,因此也称之为“花菇”。比起常见的香菇,花菇肉厚、细嫩、鲜美,嚼起来有韧劲,吃起来有双重口感,是菌中之星。

  今年24岁的汪增龙是香菇栽培技术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外地打工的汪增龙学会了香菇种植技术,如今在合作社上班,既能照顾家里,还有稳定的收入,年收入超过了5万元。

  说起栽培香菇经验,汪增龙侃侃而谈:“比起常见的平菇,香菇种植相对繁琐,在菌棒培育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防止杂菌的滋生,香菇对于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种植管理过程中要特别精心。”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因为香菇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自投放市场以来也是供不应求。

  对于自己合作社的收入,老何很有信心。他早就计算过,一个种植大棚在一个生产周期使用20000支菌棒,1支菌棒1个周期平均生产2至3斤香菇。一个种植大棚销售产量为20000公斤,销售单价按批发价每公斤12元,销售收入达24万元,生产成本12.6万元,种植收益11.4万元。目前两个棚除去成本,一年净收入达23万元。

  老何以产业转型促进生态发展,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也成为门源县加强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绿色发展的一个典型。

  “咱老百姓要跟上形势,搞特色种植,既环保又挣钱,实现了双赢。”老何为了尽快发挥转产后的经济效益,保证合作社社员的收益,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下一步他将修建100平方米的冷藏库房,购置冷藏车一辆,并筹集资金改建种植大棚,将其余6个养殖大棚进行改造,计划在7月份全部投入营运,8个种植大棚预计年收益可达91.2万元。(丁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