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行进青海看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8-14 11:38    编辑: 李宏才

青海:科技发展大跨越 创新引领谱新篇

  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一期(10M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工程实现并网发电。(省科技厅供图)

  1949年,以中国科学院成立为代表,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开始布局建立一批科学研究机构。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跨越新世纪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确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零开始的科技探索中,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响应国家号召纷纷赴青支边、建功立业,从农林、畜牧兽医、地质、工业等方面相继组建了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科技队伍迅速壮大,全省科技管理、科学研究体系初步形成,拉开了青海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序幕。

  70年的创新探究和科技发展之路上,青海的经济发展伴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同步壮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围绕解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部署科技创新工作,推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及发展模式,为青海的生态建设、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有效支撑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也推动着我省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前进。

  变中求新,以省情实际“量体裁衣”,把创新的价值发挥在刀刃上

  着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青海绿色发展,是青海这个生态大省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转变为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我省在着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上下足了功夫。

  “创新在我省的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着我省主导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在如今充满发展机遇的环境下,只有结合我省自身发展实际为前提的创新,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省科技厅巡视员、副厅长毛学荣说。

  围绕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地区、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马玉寿带着他的团队成功驯化选育出了我国第一个根茎型牧草新品种——青海草地早熟禾,成为黑土滩种植的首选草种,被中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野生栽培品种”,破解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的难题。

  除此之外,在祁连山煤田矿区采用覆膜种植适宜草种技术恢复木里煤矿渣山生态植被覆盖度达65%,实现了煤田矿区种草复绿。

  立足省情定位,积极组织“三个最大”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工作,围绕支撑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等建设,加强退化草地修复治理、沙漠化防治、水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008年青海率先在全国迈出“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探索步伐。2014年,晋升为全国唯一一个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2015年6月,总投资4000万元的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到今年,项目完成验收,可以通过运用草畜平衡核定技术、智能称重、遥感、GIS以及地面调查等手段,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精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这种畜牧业现代化平台的建设,不仅转变了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了繁殖效率及生产性能,还能实现产品全程追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新中求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力争后来居上,实现“弯道超车”

  8月中旬,正是青海高原最炎热的时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的光伏发电园区内,609平方公里的草原上除了白色的羊群,还有一排排光伏板随着太阳发出幽蓝色的光。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规划光伏总装机容量1902.5万千瓦,已并网发电449.5万千瓦,累计完成投资450亿元。目前已经入驻光伏发电企业43家。谁能想到就是这片生态与经济共行的地方在2012年光伏园区开建时还是一片茫茫的荒漠。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兴产业以强劲的发展劲头成为了青海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围绕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开展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技术研发,建立多能源电力系统调控模式并推动示范工程落地,为实现新能源发电的高效并网和消纳以及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年产5000吨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生产线,年新增产值5.4亿元。 “青海盐湖金属镁项目试车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了10万吨金属镁生产线试生产关键工艺技术攻关,在国内首次进行了镁锭铸造R134a气体保护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研究;此外,历时5年,全部建成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成为国际上光伏组件种类及系统运行方式最全、容量最大的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

  从无到有,新能源、新材料这两个“后来者”乘着好政策的春风,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弯道超车”。

  进中突破,迎难而上,打破技术瓶颈的封锁

  今年上半年,我省建成了年产5000吨无水氯化锂、1000吨金属锂产业化示范线,填补了我省氯化锂、金属锂产品空白,金属锂产能为全国第一,为建设千亿元锂产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省就已经开展盐湖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到2009年,钾肥生产在实现了4次技术革新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解决钾肥生产中收率低、产品质量差、成本高等难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钾肥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走上了发展的快速路,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在自身前进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成为了我省在盐湖化工领域打破封锁的途径。

  察尔汗盐湖资源开发动态数据库模型建设与管理应用项目完成并获奖;盐湖金属镁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实现了以金属镁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条贯通;氯化锂高效萃取技术和金属锂电解效率提升方面实现技术突破……经过多年的努力,青海盐湖产业以钾、钠、镁、锂等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产业集群、企业集群雏形初显。

  除了已有的盐湖资源,我省在生物医药领域也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不断突破技术难题,推动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在生物医药领域,通过包虫病研究攻关获得的多项技术填补了我省包虫病治疗空白;黑果枸杞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材审核列入终止审查目录;“梓醇片”获得国家中药一类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实现了我省自主研发一类新药临床批件“零突破”。

  70年的科技创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机遇,不光是生态的建设、新兴产业的发展、盐湖化工领域技术的突破、特色生物医药产业的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工业信息化都在创新的驱动下蓬勃向前。餐桌上越来越多的蔬菜品种、高铁的建成通车、越来越智能化的生活无一不彰显着我省科技发展大跨越给生活带来的巨变,也能看到建设创新性省份的步伐将越走越快。(王 臻)

  把创新的探索化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能力

  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青海科技茁壮成长,从第一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到如今各项科技计划的全面实施,不忘初心,锐意进取,我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灵魂,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在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下,我省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立足省情实际,围绕解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部署科技创新工作,推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及发展模式,为青海的生态建设、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有效支撑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新时代条件下,创新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通过对自身资源的分析与利用,青海以创新的方式探索实践出了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今年上半年“绿电15日”的开展,不仅首开国内一省全清洁能源供电的先河,也刷新了自己去年创下的世界清洁能源供电纪录。青海清洁能源的发展成果再一次被认可。除了清洁能源,生态文明的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现代农牧业和特色生物医药的发展无一不靠着实践的创新去推动。

  创新的探索,终究会化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能力。站在新起点,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号角,青海也将继续从发展战略角度谋划创新工作。同时,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全省重大需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提升青海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青海创新型省份的建设步伐。(王臻)

  用技术创新助推青海发展走上高速路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全线开通运营。这条全长1775.779千米的高速铁路历时5年建成,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不仅缩短了兰州到乌鲁木齐的时间,也让途经的青海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现在咱们去乌鲁木齐,从西宁坐车9个小时就到了,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指挥部总工程师王平安说。

  兰新高铁的青海段全长266.923千米,要穿越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极其恶劣的祁连山,因此祁连山隧道群工程成了兰新高铁建成通车的关键点。

  “青藏高原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我和我的团队就是在祁连山下,通过技术的攻坚克难,最终建成祁连山隧道群,也研究出了《高原高寒复杂地质高速铁路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王平安说道。

  祁连山隧道群自东向西由大梁隧道、祁连山隧道、小平羌隧道、大平羌隧道、金瑶岭隧道、双墩子隧道和元山隧道7座隧道组成,平均海拔在3600-4300米,被誉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隧”。其中祁连山2号隧道位于青海省门源县城以西60公里的祁连山高山区,隧道两头分别连接青海、甘肃两省。这一隧道全长9.49千米,最高海拔4345米,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和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隧道,属Ⅰ级高风险隧道。

  年平均气温只有-5℃,最低气温极值达到-39℃,氧气含量和气压不足平原的60%,艰苦恶劣的环境没有让王平安和他的团队退缩,常年在祁连山下面临高寒缺氧的生命危险,还要不断攻破工程建设技术上的难题,就这样经过6年的时间,他们不仅优质、高效建成了祁连山隧道群,还取得碎屑流地层隧道施工技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高压富水隧道施工突水突泥防控技术、高海拔富水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技术、严寒富水隧道防冻害技术等创新成果,实现了高铁隧道穿越碎屑流地层的安全施工和高海拔富水隧道的快速施工,攻克了严寒富水隧道冻害难题。研究成果在依托工程中成功应用,节约成本6108万元,并在怀邵衡铁路、沪昆高铁贵州段、蒙华铁路等隧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兰新高铁的建成抓住了技术创新和突破的落脚点。青藏高原高铁时代的到来,让青海开通了交通铁路的新格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输出和输入、经济带的融合,都是兰新高铁贯通的重要意义,省会西宁也因有了高铁,成为沟通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个方向,衔接东西、贯通南北铁路网的重要交通枢纽。(王 臻)

  高倍聚光组装机器人应用于光伏模板加工。(省科技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