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8-20 08:45    编辑: 李宏才

  今年以来,海西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对标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改革定力,锐意改革创新,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切实以全面深化改革新成效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一是推进市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全州机构改革工作,州委州政府设置40个机构,其中州委机构10个,州政府工作部门30个;格尔木市设置党政机构34个,德令哈市设置党政机构32个,茫崖市、乌兰县、天峻县分别设置党政机构27个,都兰县设置党政机构29个,大柴旦工行委设置机构15个。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首批实施20个部门(单位)54个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分批推进各地区改革。二是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将一批基层优秀人才、新鲜血液补充配备进村“两委”班子。扎实开展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和联企兴村“1+1”行动,在2018年全州70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村集体经济“兴产提质”行动,力争到2019年底,全州295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全落地全覆盖。三是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核定派驻纪检监察组编制各4个,创新开展“5+N”监督工作,有效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不断深化县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制创新,制定《县乡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全面构建整体联动、协同高效的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运行格局。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全面落实水电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措施,着力打好降低企业成本“组合拳”。截至目前,共有7户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累计交易电量4.6亿千瓦时,享受电价优惠金额937.7万元;积极加强与省直厅局以及中石油公司、青藏铁路公司的沟通衔接,完成铁路货运量1081.95万吨,争取天然气3000余万方;强力推动上下游企业间形成同频共振、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运营模式,完成上下游产业对接金额70亿元。二是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业产业园区,优化调整枸杞、藜麦、牛羊肉等特色产业,有机枸杞认证面积突破11万亩,认证企业37家。全州建成6个有机生态牧场和8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以茶卡羊、天峻牦牛藏羊等为代表的“三品一标”认证成果21个。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迅速,新认定州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示范合作社22家、示范家庭农牧场20家。培育生态畜牧业联合社7家、州级特色产业协会3个,共带动农牧户3.3万户。全州建成6个有机生态牧场和8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以茶卡羊、天峻牦牛藏羊等为代表的“三品一标”认证成果21个。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5个省州级示范试点建设取得良好进展。“三权分置”和“宅基地”改革稳步推进,走在全省前列。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举措,开展“双随机”跨部门联合抽查,实施“四十一证合一”,着力打造“政务超市”,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州行政服务中心共设置服务窗口达到209个,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59项,公共服务事项269项。强化经营主体培育,目前,全州登记注册各类企业9716户,注册资本1531.43亿元。四是推动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出台《海西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截至目前,落实财政惠民惠企补贴气价1633万元、农村公路养护555.11万元、州级储备粮食费用及利息160.29万元。建成运行州本级政府采购云平台网上超市,入驻供应商97家。

  社会体制改革惠及民生。一是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城乡低保一体化试点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从11个增加到15个,为企业减负养老保险金1.57亿元。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划转改革,结合社保工作职能简化经办流程,取消社保经办服务过程中12项佐证材料。二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聚焦全州教育工作的短板弱项,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互联网+教育”等方面研究制定“2+8”政策文本。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工作方案》,探索打造新型职业教育模式,有力提升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三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4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28家村卫生室,组建县域医共体,实现州内医共体建设全覆盖。扎实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包和个性化需求服务包签约工作,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60个,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7.26万人,签约率94%,履约率90%;重点人群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和履约率均达100%。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建立三级远程视频系统;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健全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一是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天峻县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生态管制机制,合理划分用途空间,目前生态保护红线占地725655.45公顷,占总面积的28.33%;一般生态空间占地411596.64公顷,占总面积的16.07%。二是加强生态环保管理。全力推进环保测监察执法垂管制度改革,将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天峻县环境监测监察编制统一划转至州生态环境局。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和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截至目前,开展评价企业55家,其中蓝牌企业50家,黄牌企业2家,停产企业3家。建立健全企业环保诚信体系,已完成8个行业37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和信息公开工作。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对4个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进行合理调整,保障工农业生产水资源需求。制定海西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增强重点流域水源涵养功能。

  文化体制改革彰显特色。一是推进融媒体改革。组建海西州新闻中心,建成海西新闻网、海西发布微信矩阵,完成柴达木日报采编系统升级改造,运行“云上海西”手机客户端。扎实开展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构建海西特色文化产业体系,编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文化旅游+”为抓手,加快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现有文化惠民工程进行系统评估和调整归并,开展66项文化惠民活动。完善州图书馆理事会制度,推进州、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成立海西州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三是繁荣文艺事业。组建柴达木文艺网,建立海西文学艺术人才库,申报9部“五个一工程”评选作品,微电影《天上派出所》荣获第六届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