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多措并举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地见效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9-20 10:49    编辑: 李宏才

  今年以来,海西州把就业创业工作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就业创业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及全州就业(农民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精神,搭建就业保障等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力促高校毕业生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一、搭建机制平台,不断拓展就业领域。一是支持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在切实做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录招聘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政府购买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同时,积极动员各类企业参与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鼓励企业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管理型、技术型就业岗位,并对困难高校毕业生实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努力做到每个高校毕业生在海西都有一个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舞台。二是鼓励各类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组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暨创业成果展示会”等专项活动26场,参会企业231家,发布就业岗位8178个,现场达成求职意向人员728人,其中,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意向性协议336人。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推行“创业培训指导+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示范引领带动”的促进创业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作用,通过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房租及水电暖费用等政策吸纳创业户入孵发展。目前,全州已建立创业孵化基地7个,入驻各类创业户254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

  二、搭建服务平台,力促充分就业创业。一是做好实名登记。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摸排、公安部门数据比对等形式和为毕业生办理求职登记、报到接收、档案托管等时机收集获取实名信息,准确录入“青海省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管理系统(金保系统)”,并通过多种方式摸清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需求,做全做实基础台账,截至目前,全州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1767人,就业1464人,总体就业率完成目标任务的95.23%。二是开展职业指导。通过高校毕业生服务窗口,对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培训信息、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和人力资源市场状况,明确技能就业方向。充分结合招聘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今年,全州累计提供职业指导11655人次。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各地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主动联系“金保系统”内所属辖区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对有求职意愿的,及时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纳入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组织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有培训意愿的,推荐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提升职业技能。对有见习需求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积累经验、增强能力。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四是发挥市场作用。通过报纸、QQ群、海西州手机就业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推动政策互通、资格互认、信息共享,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求职。今年以来,共管理登记各类求职人员6599人次,发布各类用人信息7643条。线下搭建多功能供需平台,通过专场招聘会、综合性洽谈、招聘周(月)等形式,实现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需求。五是实施成长计划。通过实施能力素质培育、岗位锻炼成才、职业发展支持、成长环境营造、服务体系建设和后备人才选拔等六项具体计划,为基层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才成长创造条件。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畅通流动渠道、健全完善保障措施等,使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三、搭建管理平台,强化就业权益保护。一是简化就业手续。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报到证签发到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就业报到证签发回户籍地的,毕业生应当到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实名登记,其中因特殊情况,本人不能到现场办理报到手续的,可委托直系亲属持双方身份证原件、毕业证、就业报到证进行办理。二是维护就业权益。今年,海西州人社、市监等部门联合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依法纠正性别、民族等就业歧视现象,加大劳动用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营造公平就业良好环境。共出动专项人员113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38户,其中未经许可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组织或者个人2户、职业中介机构9家。

  四、搭建保障平台,全力做好兜底工作。一是扩大就业见习规模。为使有见习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能获得见习机会,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招聘会、入企服务等措施大力宣传见习计划和政策措施,营造关心支持青年就业和成长发展的社会氛围,加强见习基地建设,选树一批岗位质量高、吸纳人员多、见习成效好的单位典型,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州共有见习单位13家,开发见习岗位135个,已完成见习人数40人。二是扎实做好困难帮扶。对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农村贫困户、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少数民族、长期失业等毕业生,建立帮扶台账,做到分类帮扶、精准发力。同时,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