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八化”目标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11-26 09:36    编辑: 李宏才

  自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海西州市场监管系统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将登记注册工作融入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中,立足柴达木实际提出“才(柴)跑一次”和“才(柴)来即办”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整合自身行政资源、优化行政服务平台、畅通窗口办事渠道。依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科学举措,实现“八化”目标,为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增添强大动力。截至10月底,全州共登记企业10109户,占全省登记企业的10.30%,与2014年改革前相比增长了7240户,增长率为252.35%;登记个体30630户,占全省登记个体的9.76%,比2014年2月增长了23171户,增长率为310.64%;其中,清洁能源型企业占全省的18.19%,工矿型企业占全省的14.56%。

  一、推进办事的快捷化。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做到能办的事,当即办;重要的事,优先办;困难的事,努力办;复杂的事,梳理办;限时的事,快速办。目前,将原来的企业设立登记由窗口收件、登记人员审查、审核人员核准、发放营业执照4个环节5天内完成改为窗口直接受理、审核人员当日审查、发放执照3个环节2天内办结。

  二、推进流程的简单化。在准入上有效放宽,在限制上有效放开,在方式上有效放活。以“能简则简,该简必简”为原则,不断落实“先照后证”改革、“住所登记”改革、“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进一步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允许企业“一照多址”或“一址多照”;进一步放开注册资本限制,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尤其是,今年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极大地方便办事群众。截至目前,涉及“先照后证”的企业共3891户,实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企业1764户,简易注销登记企业674户,认缴登记注册资本的企业7686户。

  三、推进服务的便民化。开通登记“绿色通道”,设置专门服务窗口,指定专人负责,提供“四优先”服务,即:优先提供咨询服务、优先核准名称、优先受理登记申请、优先核准企业登记。同时,印制四种服务指南,并设置人性化服务设施,签字笔、胶水、胶带、橡皮擦、印泥、剪刀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此外,还加强与邮政公司的合作,提供营业执照等机关公文的寄递服务,共印制营业执照特快专递封套1000份,赢得办事群众好评。

  四、推进审批的高效化。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三十六证合一”的基础上实现“四十一证合一”,以“减证”推动“简政”,积极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有效运用。通过网络互联、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多证合一”信息共享。目前,全州共发放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2503份。通过多证合一改革的落实,有效优化营商环境,既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又减少行政资源的浪费。

  五、推进全程的电子化。全面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重点提供网上登记服务,申请人可以通过涵盖全类型、全业务、全流程的全程电子化系统选择网上登记方式或全程无纸电子化登记方式提交登记注册申请,对选择网上登记方式的,登记窗口初审通过后,登记窗口当场受理、当场核准,2个工作日内发放纸质营业执照;对选择全程无纸电子化登记方式的,登记窗口在收到网上申请的2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并于当日核准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目前通过全程电子化办理营业执照1151份。

  六、推进设备的智能化。开辟自助服务区,设置帮办辅导区,配备4台自助电脑和打印机,强化了“照”前指导服务,为申请人提交登记申请前提供全方位职能化服务,确保前台受理前的登记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极大节省办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七、推进程序的规范化。全面梳理整合优化《文书规范》《材料规范》,进一步精简文书表格,减少填报事项。在放宽准入、降低门槛的同时,确保服务不出错,工作不犯错。

  八、推进监管的科学化。在全力做好“放”的同时,也努力抓好“管”的工作,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做到“放管结合”。全面推行年报公示制度、“双告知”制度以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全州2018年度年报已公示8243户,年报公示率94.21%。共发放“先照后证”告知书1682份。2019年“双随机”跨部门联合抽查州内企业439户。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联合惩戒,大力深化“失信惩戒”机制运用,截至目前共拦截失信被执行人107人,实现“一处受罚,处处受限”。有效强化了企业自我约束功能,降低了市场交易风险,减少了政府监管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