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12-10 08:55    编辑: 李宏才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服务质量,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海西州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于2018年12月启动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通过落实基础设施改善、服务流程优化等工作措施,扎实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取得实效。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活动启动以来,海西州及时制定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业务能力强,熟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情况的专业技术人员12名成立州级专家组,为开展复核评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各地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州上下形成领导班子统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干部职工和群众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思想认识。组织12名州级专家组成员接受省级统一培训,明确任务分工和评审流程。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开展集中学习,重点学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标准”,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意义、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流程)。组织各地区基本公卫骨干人员25名到西宁市基层医疗机构观摩学习;举办浙江援青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州家庭医生签约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全州乡村医生培训班等中短期培训,共培训基层人员450人次,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

  (三)积极开展自评,找差距促整改。各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服务标准》(2018年版)开展自评自查工作,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整改提升。同时,组织专家组对达到基本标准的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和都兰县香日德镇中心卫生院进行州级复核评价。截至10月底,完成自评机构35家,占79.6%,达到基本标准2家,占6.3%。

  (四)落实服务措施,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能力标准,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服务形式、合理设置门(急)诊布局,引导居民预约就诊。完善出(入)院服务流程,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提高履约质量和效果;开展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提升急门诊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相关要求,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康管理,慢病随访,深入基层开展形式丰富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辖区居民对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获得感。

  (五)规范服务管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都兰县香日德中心卫生院在医共体总院的带动下,单独成立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科室,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相继开展中医门诊、外科门诊、急诊室、夜间急诊及院前急救等医疗服务工作;在原有综合病区基础上,划分内儿科病区、妇产科病区、外科病区,并重点打造急诊室、手术室为特色科室;诊疗环境、医疗护理质量、病案书写质量等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德令哈市组建由德令市中医院为行政总院,州人民医院为临床总院,整合全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乡镇卫生院为分院的1+1+6区域医疗共同体,初步建立“以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紧密型医共体。在医共体总院帮扶下,柯鲁柯镇卫生院开展住院业务,填补基层卫生院无住院业务空白。通过活动开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使广大群众能够就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和健康海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全州卫生服务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结构不合理,新老人员更替不及时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各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建设面积不足,《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中要求的科室设置和医疗项目目前无法设置开展。

  三、工作建议。一是加快推进达标机构整改推荐工作,加强对基层机构管理和业务工作督导,针对复核中提出的不足,明确整改方向,积极整改提高,努力达到推荐标准。二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配备急需实用的设备设施,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条件,争取达到《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基本标准要求。三是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生和医技科室人员培训力度,积极调整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结构配置。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开展学术、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和引进一批卫生专业骨干人才和管理人员,全面提升基层卫生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四是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活动宣传,建立持续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让“优质服务基层行”最终转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感知得到的健康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