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大柴旦“338”工作法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2-25 19:59    编辑: 李宏才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大柴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系列部署要求,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防控措施,沉着应对、科学施策、有的放矢,通过“338”工作法,有序推动产业复工复产,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

  一、三个强化,确保项目有序复工。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县级领导联点蹲点责任制,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围绕项目建设和要素保障等实际,将全区重点建设项目“按责分配”,由工行委班子成员牵头抓总,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再分析再梳理,并通过“保姆式、点对点”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建设难题。二是强化跑办力度。建立健全联系项目制度,严格做到“一项一策”,督促职能部门重点帮助跑办项目核准、资源配置、用地用水、供电融资前期工作,确保按时复工开工。三是强化督查监督。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日报”制度,及时反映实际情况,并加大督查监督力度,严格督促各责任单位、职能部门、建设单位落实疫情期间重点项目开复工各项工作。目前,纳入全州重点项目计划的22个项目中,铁山分公司智慧矿山和中间沟—断层沟2个项目已复工。

  二、三个到位,确保商业有序开业。一是信息掌控到位。充分依托工商注册管理系统,提前由职能部门联系个体工商户离柴去向、旅居信息、身体状况、返柴时间等疫情防控关键信息,筛查登记、动态管理、重点掌握,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分类管控到位。依据离柴商户去向等信息,采取对区内个体工商户按照居柴未离标绿、省州内返回标黄、期满复业标蓝、观察期内标红的“四色管理法”,分类管控,强化巡查,进一步压实个体工商户疫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落实。三是联防联控到位。通畅行业主管部门与卫生疾控、镇村社区等联系沟通,对医学观察期满申请复业的个体工商户实行“联审联批”制度,全力确保个体工商户本人身体状况正常、营业场所卫生消毒到位。目前,全区事关群众生活保障、宾馆酒店服务、道路物流运输等“三大类”225家市场主体,开业36家,开业率16.9%。

  三、八项并举,确保企业有序复产。一是帮助企业员工尽快返回。聚焦当前恢复生产秩序这一紧迫任务,准确掌握返柴职工和劳务人员信息,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制定返企人员疫情排查管控措施,实行属地申报备案审批,依托驻宁工作组开辟绿色通道,由企业派专车接至厂部,并从严从细从简做好跟踪监测工作,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帮助企业发展不停步。二是做好防控物资保障。充分发挥企业防控组巡回指导、定点督导作用,在做好督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强惠企政策落实和服务力度,及时回应企业诉求意见,指导完善复产准备,协调解决防控物资短缺,全力筑牢复产复工企业疫情防控物资“补给线”。三是加强金融贷款帮扶。积极协调辖区5家金融机构,主动争取落实政策措施,对资金流转有困难、发展前景较好、法人代表重信诺的复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畅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统筹做好金融产品及信贷服务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全力帮助企业解决500—1000万元的资金流动需求,切实发挥好疫情防控期间地方性金融机构助力打赢经济战“疫”的主力军作用。四是落实优惠政策扶持。统筹用好保增稳产专项奖补资金20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500万元,协助复产企业或中小企业按规定、走渠道,申请落实地方性优惠扶持政策,对疫情期间保持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积极申报规上、加大力度创新工艺等方面成效显著的复产企业,给予激励和帮扶,引导企业抓生产、促发展。五是引导企业上下对接。紧密结合各企业上下游产业关联性实际,健全对销渠道,共享信息资源,搭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工业企业与原副材料企业间、工矿企业与农牧企业间的对接,引导和鼓励企业在保证质量和同等价格的前提下,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六是畅通物流运输渠道。充分运用公路、铁路等统筹做好“点对点、一站式、无接触”直达运输服务,支持物流企业与重点企业建立协作联盟,尽早尽快恢复运输行业正常运输秩序,引导和鼓励区内各运输企业在扎实做好车辆人员各项消毒管控措施的前提下,开足马力抓运输,下大力气保运行,切实解决好区内各企业复产所需原材料不足、物资欠缺、产品滞销等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七是全力保障要素供应。协同属地供电单位、供油站点建立完善相关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引导树立“超前服务”意识,主动深入准备复产企业开展电路安全检查、用油需求调查,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准确掌握影响企业正产复产和运转方面用电用油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协调作用,确保复产企业供电用油到位、生产运营正常。八是提前排查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四不准开工”要求,采取靠前指导、下沉检查等方式,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健全完善应急处置制度,督促企业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发生“输入性风险”和“生产性事故”,为企业复产稳产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目前,全区22家规上企业复产18家,复产率81%;24家规模以下企业复产9家,复产率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