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精准施策狠抓农牧业生产不断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基础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3-06 09:04    编辑: 李宏才

  今年以来,海西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积极落实中央、省各项支农惠农、强农富农政策,采取五项有力举措,全力抓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扎实推动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全面进步。

  一、坚决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扎实推进“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好“九大后续巩固行动”,针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扶贫、精神脱贫等方面的短板,集中力量,精准发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认真查找漏洞缺项,逐项整改,逐户补缺。全面启动“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编制,构建完整成熟的巩固提升制度框架。进一步健全完善精准扶贫长效工作机制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持续发展壮大产业园规模,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产业园造血功能,确保扶贫产业园发挥更大效益,农牧民和脱贫人口长期受益。深入开展精神扶贫,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力推进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项目,用足用好各级财政扶贫资金,高标准推进非贫困村集体经济项目,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补强脱贫攻坚短板,确保脱贫成效稳得住、能提高、不反弹。

  二、加快补上农村牧区发展短板。梳理查找公共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着力补齐“三农”短板。用好用足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结合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认真谋划好一批水、电、路、通讯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牧区道路、桥梁建、管、养、运水平,不断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持续巩固提升德令哈、格尔木、都兰、乌兰、天峻5市县农牧区饮水安全,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做好水质监测。开工建设诺木洪水库,继续推进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蓄集峡水利枢纽、老虎口水库工程建设,完成哇沿水库全部建设任务并满足蓄水条件。推进“2+8”教育政策文件落地,提升农牧区教育质量。加强农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农牧区社会保障。突出抓好农民工等困难群体就业,深入推进就业脱贫巩固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海西州“政策、资金、行动”三位一体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和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三步走”的劳务输转合作模式,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补齐“三农”短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三、着力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项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完善柴达木农畜产品标准体系,提升农畜产品质量。推进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标产品认证工作,打造茶卡羊、柴达木枸杞、藜麦等区域公用品牌,增强品牌农牧业对全州现代农牧业经济的推动作用。以打造千亿元高原特色生物产业集群为目标,构建“一带六园”发展格局。加快推广粮改饲,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稳定粮油、枸杞种植面积,增加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中藏药、饲草种植规模,实现种植业提质增效。推动构建高原绿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集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工及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培育、专业市场建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示范县,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水平。积极培育“农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城乡物流配送等产业,进一步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提升农牧业附加值,加快推动农牧区产业融合。培育壮大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培育壮大养殖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农牧业龙头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着力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作用,加强党对农村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依托“大党建”工作体系,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建立农村组织体系。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村集体经济“百村示范+整体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全乡村平安建设体制机制,配优基层平安建设力量,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乡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五、不断深化农牧业农牧区改革。全面建立农牧区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具体政策措施,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融资。全面推进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股权设置、折股量化、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等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开展国有草原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深化重点灌区水价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水权改革。科学编制城乡国土空间用地规划,开展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加快区域间用地指标交易,最大限度地保障乡村发展用地需求。深化国有林场和草原改革,规范有序推进集体林权、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全完善农牧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强政策性融资担保能力和覆盖面。扎实推进政策性藏区牛羊保险工作,扩大农牧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牧区生产经营保障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镇村硬化路病害整治和路域环境养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