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六个抓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7-22 09:02    编辑: 李宏才

  近年来,海西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巩固成果、创新进位,攻坚克难、全面施策,抓实各项工作,推动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抓实党建思政改革,把牢教育发展“方向盘”。坚持加强党建为学校发展立“根”,强化思政为学校发展铸“魂”,出台《海西州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办法》《海西州学校(幼儿园)“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强化学校党建思政工作顶层设计。大力建强学校党组织,89所中小学党组织、团队组织100%覆盖,配齐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副书记,打造学校党建示范点21个,党员专任教师1765人,夯实学校党建引领。实施“实地+网络+微信”党员教育模式,打造“基层党组织+N”党建品牌,启动党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拓展党员管理新途径。率全省之先制定《海西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50所学校开通德育网络课堂,新建德育实践基地33个,建成全省首个钱学森科技馆,推动德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抓实教师队伍改革,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桩”。坚持培养管理与关怀激励并重,积极提升队伍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锻造品德高尚、能力全面的教师队伍。打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办法等政策组合拳,从保障教师权益、激励教师狠抓教学等方面,全方位保障教师安心从教。灵活补充教师,近年来,公开招聘教师788名,接收免费师范生90名、特岗教师

  104名、顶岗实习生783名,弥补了音体美等紧缺教师。出台《海西州教师培训三年规划》,充分抓好国培、省培,积极拓展州培,每年争取州级财政资金200万元,近三年培训教师2万余人次。积极抓好教师待遇保障,州级层面组织100名教师疗养,4100名教师获得州内旅游景区免费卡,全部乡村教师享受生活补助,在州内新闻媒体广泛展示优秀教师风采,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显著加强。

  抓实教育信息化改革,点燃教育发展“新引擎”。聚力教育信息化2.0行动,出台《海西州“互联网+教育”发展四年行动计划》,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基本实现教师交流有网络、上课有电子白板、备课有电子备课室,支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搭建“教育云平台”“空中课堂”共享平台,格尔市中山路小学率先在全省建成云智创客基地,建成州、县、校、班四级云平台2298个,建成学生、家长、教师空间13.38万个,浙江之江汇平台面向海西全部教师开放,拓展了智慧教学空间。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竞赛活动,先后获得1700余项奖项。加强远程网络教学模式试点,网络直播、录播教学成为部分学校教学新常态。启动全州教育城域网、大数据中心、教育云建设,攻坚整合当前22个教育应用系统,推动教育信息化系统从“散而弱”向“大而强”发展。

  抓实教育投入改革,放稳教育发展“压舱石”。坚持“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办好教育,认真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法定职责,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州所有教育欠拨经费全部拨付到位,2019年教育支出17.22亿元,实现连续增长。出台《加快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等10个政策文件,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专门安排1000万元设立教育教学优质发展综合评价激励奖和教育系统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大力激励教学质量提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和高中攻坚计划,新扩建校舍13.1万平方米,83所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近三年落实学生资助资金1.85亿元,受益学生131925人次,资助资金数、受益学生数创历史新高。建立学前教育岗位补助1:1分担机制,近两年争取资金2904万元,解决了全州学前教育教师待遇问题。设立100万元幼儿园奖补资金,强化幼儿园教师培训、登记评估工作,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抓实教学研究改革,牵牢教育发展“牛鼻子”。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海西州教研室听课、评课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全州区域教研共同体机制,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联动省州县三级教研室开展教研联盟活动,打造全州“大教研、大听课、大评课、大检查”品牌教研活动,开出公开课千节以上。制定《海西州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评选中小学骨干教师102名,选拔“瀚海系列新秀”114名,有力提升了本土“永久牌”人才培养质量。聚焦高考教学质量攻坚,强力构建高中学校教研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完善综合评价,教育质量明显提升。2019年高考全州重点上线率35.36%,位列全省前列。中考总平均分为382.89分,比2018年提高29.01分。全州中小学质量监测考试显示,各学科成绩稳中有升,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

  抓实教育均衡改革,强化教育发展“聚能环”。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建立义务教育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在领导分工、干部配置、财力投入、工作部署上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大班额、学位供给等短板得到全面补齐,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覆盖,率先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毕业升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等核心指标分别达111.78%、96.49%、94.15%、98.62%。加大资助管理、捐资助学、控辍保学教育扶贫力度,实现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因贫辍学,率全省之先完成控辍保学清零任务,率先在全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一人一表”档案,控辍保学各项指标均达到100%。充分利用教育援青,强化优质资源共享,成功举办首届浙江高中示范班,开办省内外异地班3个,德令哈一中连续举办三届“杭州班”,让更多的海西农牧区学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