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乌兰县“五个坚持”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9-02 16:19    编辑: 李宏才

  海西州乌兰县自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以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集中力量,精准发力,扎实推进“补针点睛”“九大后续巩固行动”,促进脱贫质量全面提升、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坚持完善政策保障。在深度落实海西“1+8+10+3”政策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因村因户因人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巩固提升脱贫清零成果、村集体设置公益性岗位等5项政策、18个行业部门巩固提升方案,做到了精准施策。脱贫以来,投入资金8845万元,实施了光伏扶贫、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旅游等产业项目,并为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落实生态管护员、草原管护员岗位290个,人均月收入增加2500元,为74名脱贫家庭大学生发放补助金35.1万元,为2192名困难群众发放低保补助金2082.5万元,累计实现转移就业14402人次。全县65家单位、26家民营企业累计为29个行政村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467.22万元。

  坚持扶贫产业支撑。立足乌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以民宿经济、旅游产品加工和特色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扶贫主导产业。脱贫以来,累计投资3亿元,持续壮大旅游扶贫产业园,仅茶卡羊养殖加工、餐饮住宿等已累计分红105万元,脱贫人口人均年收益达1000元以上;鼓励茶卡周边及国省道沿线村社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建成民宿宾馆266家,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整合27个村产业发展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134.2万元,购置商铺48间,村年均收益5万元以上;组织开展联企兴村“1+1”、村集体经济“兴产提质”行动,2019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64.6万元,建成全州唯一一家扶贫车间都兰河村盐雕加工厂,带动就业40人,人均增收1.2万元。

  坚持加大民生投入。累计投入资金2349.02万元,协调落实援建资金6000万元,实施了38个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偏远牧区光伏提水、农电线路改造、“厕所革命”等工程,农牧区道路通达率、通畅率和行政村通讯光纤、4G网络覆盖率均达100%。坚持“县域发展资金效益最大化”,争取县域发展资金9.38亿元,实施了美丽乡村、四好农村路、农牧区防洪工程及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探索推行教师“县管校聘”、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动态调整等系列举措,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医联体,医联体建设走在全州乃至全省前列。

  坚持补齐脱贫短板。细化“三保障”、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等6个方面16条具体措施,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按照“六稳六保”要求,在县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55万元,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110个,吸收脱贫人口40名,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为全县行政村设置长期公益性岗位91个,人均可增收1万元以上。扎实开展城镇贫困人口家庭状况摸底调查,精准识别城镇困难人口217户344人,逐户拟定帮扶措施。落实资金205.2万元,连续三年为脱贫户购买“脱贫保”,连续两年为边缘户购买“防贫保”。高标准高质量开展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13个方面49条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

  坚持激发内生动力。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建国“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持续深化“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农牧民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意识,增强对共产党、对总书记的拥护和爱戴,激发贫困群众依靠双手勤劳致富、依靠政策勤劳致富的心劲。继续开展“文明村镇”“五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加强村规民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陋习。筛选7名脱贫户典型代表组成宣讲报告团在各镇村开展巡回宣讲,不断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