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格尔木市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9-07 10:07    编辑: 李宏才

  近年来,格尔木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和全省、全州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积极抢抓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构建起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做法及成效

  (一)稳步推进国际陆港建设。编制完成《格尔木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陆港建设发展规划》,以“公路港、城市配送、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商贸交易、商务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以初具雏形,物流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全市现有较大规模物流企业24家,货运经营户3000余户、货运车辆7000余台。

  (二)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基本形成以柳格高速、G215、G109为南北主轴,以S318和青藏公路为东西主轴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3293.516公里;青藏铁路与格敦铁路、格库铁路形成东至西宁、北达敦煌、南去拉萨、西抵库尔勒、东南至成都和云南的“卡”字形铁路网结构,中国西部铁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已竣工投运,航站楼、跑道、夜航导航等设施功能完善,新增停机位6个,新建登机桥3部,先后开通西宁、西安、成都、杭州、郑州、拉萨、花土沟6条航线。

  (三)全面夯实产业基础。紧紧围绕打造“四种经济形态”和“五个千”产业集群建设,基本形成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冶金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并陆续布局开发了金属镁、镁合金、PVC、硝酸钾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产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建成国内最大的金属镁机器合金材料产业基地,全球最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初具规模。以枸杞、藜麦种植加工为代表的高原有机农牧业不断壮大,有机枸杞种植面积10.5万亩。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格尔木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措施。深入开气价格下调20%,大宗货物铁路运费下调5%—10%。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创新实施“容缺+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周通报推进机制,努力营造宽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五)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持续加大与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区的沟通交流和互通互联,新增日喀则、巴州友好城市,商贸物流通道建设积极推进;推动落实“两国双园十跨境国际直通车”项目,顺利与尼方物流公司签订跨境物流协议;全力推动“南向陆海新通道”业务,计划年内发送“中越”班列;金昆仑锂业金属锂出口日本,创全省首例。

  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及劣势

  (一)主要优势。从国家层面来看,格尔木市已被国家列为37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41个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是连接内地与进入中亚、西亚、南亚的战略通道,加快格尔木发展,对巩固国家国防安全、维护边疆繁荣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源层面来看,格尔木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突出,辖区有5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钾、镁、锂储量居全国之首,涩北气田是全国陆上四大天然气田之一,夏日哈木为全国第二大镍矿,太阳能风能资源得天独厚,特别是察尔汗盐湖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盐湖。从政策层面来看,格尔木是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是藏青工业园所在地、全省六州发展“飞地经济”的重点“飞入地”,同时也是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地方权限内工业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地区。这些政策叠加,使格尔木具备集聚周边地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关资源进行加工转换的潜力

  (二)存在的劣势。从地理区位来看,格尔木地处柴达木盆地,海找高、不沿边、不靠海,没有航空口岸,进出口贸易投资主要依靠公路、铁路,距离远,运输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冲抵了本地产品及服务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大宗商品进出口,对推动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从产业结构来看,格尔木现有的优势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完善、产品附加值不高,还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甚至有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尚未开发国际市场。从企业发展来看,格尔木从事进出口的企业总数少,以生产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国际竞争力弱,品牌影响力不强在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升级与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还没有形成系统性思考,不仅在市场定价、销售渠道、产品集散及运输方式上没有话语权,而且因成本或产品标准等因素,难以形成规模销售。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格尔木的企业在扩大进出口方面研究尚不足,对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供给、销售情况了解不够,在创建品牌、引领行业、制定标准、形成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投入不高,仍然趋于较原始的销售模式;对已有贸易国家的关税政策、技术性贸易壁垒了解不足。

  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见建议

  (一)着力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持续加强政府引导。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规划,对现有进出口企业、商品进行分类梳理,对已形成出口规模、出口潜力较大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地扶持,鼓励引导企业、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青洽会”“进博会”“广交会”以及国外展会平台,在国际市场“找伙伴”,在国内内市“谋合作”,切实把本地矿产品、绿色农产品、资源型产品推出去。二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盐湖钾肥、镁锂新材料等矿产资源的深度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青海盐湖集团脱困的基础上推动钾肥国际产能合作,再创盐湖钾肥引领国际市场的新高度。三是积极培育特色农牧产业。大力发展有机种植,产品深加工,加大有机认证力度,进一步促进有机枸杞、藜麦出口,力争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形成“青海名片”。

  (二)全力打通物流通道。一是继续推进国际陆港建设。充分依托格尔木铁路枢纽地位,大力实施铁路场站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建设铁路编组站,配置铁路场站功能区,实现物资在本地区场站的高效集散。在此基础上积极建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完成国际陆港建设,为本地区中欧班列、陆海贸易新通道班列常态化运营奠定基础。二是加快推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以《海关支持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签署为契机,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物流节点的沟通对接,促进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同时,积极探索与周边省市开展中欧班列搭乘合作,支持中欧班列开展加挂、集拼、内外贸货物混载混装等业务,释放中欧班列运能,把格尔木打造成服务青藏高原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三是积极申请开放格尔木机场。支持格尔木建设国际机场,将会产生口岸聚集效应,在带动周边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为建设进境水果、肉类和木材指定监管场地奠定基础,进而促进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农畜产品进口。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出台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从远期、中期、近期三个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发扬优势,补齐短板,统筹财政、金融、人才等各方面资源,激发政府、企业、市场等各层面潜能,夯实外贸发展基础。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主动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优化外贸发展资金使用方式,重点奖励生产型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外向型经济发展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扩大进出口和引进外资提供服务。三是大力实施“筑巢引凤”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政策优惠范围,积极吸引国内外项目、资金进入格尔木。同时,瞄准中亚、西亚市场需求,以“招商+承接”模式,引进外向型企业落户格尔木,建立出口产业基地,扩大贸易规模。四是用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积极向国家产业指导目录主管部门申请修订《西部外商优势产业指导目录》,支持设立青藏两省(区)产业园或六州“飞地经济”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