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  新闻动态  /  海西要闻

乌兰县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助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5 10:10    编辑:李宏才

  今年以来,乌兰县依托项目支撑积极开拓新型产业,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综合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综合考核内容,增强全县抓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同时,按照安全高效、专款专用、步步推进、稳扎稳打的原则,严格规范执行项目资金,加强督促指导,强化风险预测,保证建设任务安全有序进行。截至目前,省级拨付专项资金900万元,州县分别配套资金200万元、50万元。现已拨付使用850万元,用于改造温室大棚、装修科教中心和民宿改造,剩余300万元省级资金,将在验收合格后按比例及时拨付使用。

  二、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创新产业基地。一成功申报庆华煤化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友明盐化有限公司、青海藏源肉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省级科技型企业,乌兰青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二是积极申报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计划”和海西州“高端创新人才计划”,引进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引进153个菊花新品种,建立园林小菊试验基地。三是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浙江农业大学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打造“南京农业大学乌兰县创新创业基地”和“浙江大学农业园生物技术学院乌兰创新创业教学社会实践基地”,为全县在农业创新发展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动力。四是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放大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政策红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柔性引进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专家团队,并对12位专家颁发科技专家聘书,为全县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注入新活力,开拓新思路。

  三、全力打造农业地标产品,引进创新种植技术。一是建成温室大棚27个占地约35亩,种植茶用菊达25亩,完成高原茶用菊品牌建设,借助“乌菊”品牌定位,打造全县新的地标产品。引进葡萄、油桃、石榴等8种果树,草莓、西瓜、茄子、辣椒等7种果蔬。截至目前,科技示范产业园果蔬产量达135.35吨,产值达58.5万元。积极开展植物溯源全链管理系统和安装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引进工作。二是积极引进浙江大学农学院团队,引进枸杞树嫁接番茄种植技术,建立实验基地,为全县嫁接番茄和鲜果枸杞冷链物流,促进枸杞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提供新思路。

  四、着力推进旅游平台入驻,开展民宿升级改造。为100户家庭宾馆提供网络托管服务,完成“去哪儿”“携程”“飞猪”“美团”等线上平台的入驻,通过网络销售渠道接单、在线预订、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等互联网电子商务功能和互联网营销新途径,提升家庭宾馆入住率和知名度,有效遏制景区拉客等恶性竞争。二是开展民宿“镜上小憩”升级改造工作,凸显智能化元素,截至目前,2020年民宿“镜上小憩”接待游客350余人(次),营业额达16.8万元。

  五、打破发展体制机制局限,探索“揭榜挂帅”机制。一是进一步强化服务。认真做好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在选址、土地预审、环评、电力接入等关键手续办理上,部分手续允许企业以承诺形式进行容缺审批。做到规定的要坚定执行,答应的要切实兑现,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健全限时办结等工作机制,切实为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做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探索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和完善“揭榜挂帅”公平竞争机制,不设限制门槛,让人才和掌握核心技术企业在同一平台、同一起点、同一规则下同台竞争、比选,祛除依附在人身上的地位、学历、职称等差序,以揭榜者能力、实绩为选拔标准,配套相应资源和平台,让“揭榜人”真正拥有充沛的资源去潜心研究、带领创新团队重点攻关突破,激发出最新的理念、最优的方案、最佳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