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海西州聚焦五个方面打好全域旅游“组合拳”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11-11 15:33    编辑: 李宏才

  近年来,海西州按照“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景海西”发展思路,主动融入国家及全省发展大局,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大力推动旅游业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实现了旅游产业提速增效。

  一、高位推进,引领全域旅游发展新征程。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来培育,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分析研究全州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要求全力打好全域旅游发展整体战,全州聚力发展全域旅游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融合理念,积极将旅游规划与全州总体规划和各行业部门专项规划进行衔接,制定《全域旅游·全景海西发展实施意见》《全域旅游·全景海西总体规划》等,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和目标任务。先后出台《海西州旅游景区保护管理条例》《海西州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海西旅游经济发展迅猛,旅游业拉动投资、促进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目前,全州共有A级旅游景区10个(其中4A级3个、3A级4个、2A级3个),景点100余处。

  二、夯实基础,提升全域旅游发展生命线。坚持以大景区支撑大旅游,全面立体展示海西旅游整体形象,以核心景区支撑和带动全州旅游产业整体提升。加快实施茶卡盐湖景区三期改造工程,促进景区旅游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双升级。成功签约大翡翠湖、咸池西宫•云鹏景区建设、茶卡天空壹号景区实景演艺等项目6项,扎实推进茶卡游客集散中心、自驾车营地等基础设施和蒙古大营等配套建设,提高景区承载能力,发挥景区带动作用,引领全州旅游发展。通过招外商、引内资、企业筹、向上争等方式扩大旅游投资,加快察尔汗盐湖、俄博梁雅丹地貌等重点景区建设,推动可鲁克湖、海寺花海等景区提档升级,支撑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加大乡村旅游景点的培育力度,成功申报茶卡莫河养殖园入选国家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同时,建设民用机场2个,开通西宁-德令哈往返观光航班,新建高速公路805公里,新开通公路3490公里,全州开通公路总里程达15300公里;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民航立体交通网络。

  三、强化宣传,打造全域旅游发展金名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创新思路,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以新兴媒体为载体,以各类旅游产业主题推介会为平台,实现了海西旅游资源在央视、各类杂志、报刊的高曝光率。推动“互联网+旅游”,打造全州基于移动端的文旅融合智慧服务平台—“云游柴达木”,智慧旅游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援青平台,引导和鼓励旅游企业、文艺工作者积极参加旅游推介会、博览会,连续在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参加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等活动,举办《中国新歌声》青海赛区“天空之镜”总决赛、海西州那达慕大会暨德都蒙古“孟赫嘎拉”文化艺术节、成吉思汗诞辰日纪念等重大节庆活动,开展冰上雅丹徒步穿越、情人湖骆驼大赛,诗意冰雪节等冬春季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邀请经济日报、青海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展集中宣传报道,努力打造“天空之镜”“火星营地”“水上雅丹”等旅游“金名片”。

  四、产业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坚持“全域发展、全景打造、全季开发、全业融合、全民共享、全局安排”的原则,积极探索旅游与工业、文化体育、农牧业、扶贫等关联产业的全面深度融合,有效整合产业要素,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促进行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茶卡、察尔汗等盐湖工业资源,冷湖、茫崖等石油工业资源以及分布在全州各地的矿山、光伏电站等资源,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丰富旅游业态。积极开发民族文化体验游、雪山温泉疗养游、天然氧吧净化游、盐浴养生游等一批娱乐性、健康性、参与性强的特色旅游项目。大柴旦温泉、茶卡金泰自驾车营地、金鱼湖民族风情园等一批集旅游休闲、农牧业养殖、特色餐宿接待为一体的休闲农牧业精品示范点异军突起。积极开发丝绸之路青海道旅游线、激情穿越柴达木旅游线、高原历史文化旅游线等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开发休闲度假、摄影、登山、露营等高原特色旅游产品。

  五、优化服务,争做全域旅游发展排头兵。相关部门发挥安全生产、旅游环保、旅游市场监管等重点工作职能,在整治景区环境、加强旅游安全、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保障游客利益等方面,开展集中综合整治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健全全州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监管、违法行为查处信息共享、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协调联动机制。成立全州旅游行业协会,不断强化管理服务。同时,全面推进旅游行业队伍建设,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素质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目前,全州星级酒店72家,培育星级乡村旅游点71家、旅行社17家、涉旅企业238家,全州旅游市场主体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州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