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2023年工作会上的报告

坚定信念 做实园区 做优产业

奋力开创海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2022年工作会上的报告

  州委常委、副州长,试验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顺福

  (2022年3月1日)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的目标任务。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试验区全力以赴促发展、保稳定,以推进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以“项目攻坚年”为中心,以“产业链长制”为途径,以“营商环境整治年”为保障,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经受住了2020年以来最严峻的疫情考验,有力克服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不利因素,园区经济在“稳”的基础上增强“进”的动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循环经济发展主阵地地位更加稳固;实现招商引资质效提升,作为海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更加突出;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协调。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党工委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领导作用,坚决落实州委、州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狠抓问题整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安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扎实开展作风建设行动,深入自查自纠,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干部作风持续转变。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创新开展“141”机关党建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水平。

  二是经济发展达到新水平。我们全力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2022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8.8%,第23届青洽会签约162.54亿元,全年完成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1.25亿元。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49个,完成投资48.74亿元。西部镁业2万吨镁基环境修复材料填补省内空白,南玻10万吨高纯晶硅、赣锋锂业1000吨金属锂等重点项目顺利开工,亿纬锂能、中车新能源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园区,推动实现园区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相关文件精神,立足打造现代化园区建设目标,研究制定《海西州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业园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突出在州委、州政府领导下更好履行全省循环经济试验主战场、海西新型工业化主阵地的职能属性,积极构建符合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地凝聚全州资源力量,形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为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试验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初显成效。

  四是资产运营焕发新气象。我们坚持做实实体经济服务支撑,以转变经营方式、规范经营行为、提高企业效率、增强发展活力为重点,加强试验区管委会出资企业管理,促进平台公司健康发展。柴担保公司在保余额5.9亿元,实现利润578万元,在全省融资担保机构中,公司经营效益达到领先水平;3P项目资产运营公司全年完成收入2026.3万元,较2021年增长83.5%,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营收大幅提升、公司呈现出稳健发展的强劲势头。

  五是干部队伍得到新塑造。我们进一步提振勇气和士气,坚定信心和决心,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以“外树形象、内强能力”为切入点,强化岗位责任落实,加大目标责任考核,着力提高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加强干部正向激励,培养提任县处级干部2名,正科级干部7名,晋升职级1名,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以案促改,年内没有发生一起涉及园区干部纪律和作风方面的问题。全区上下干部职工思想统一、纪律严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积极奋进、干事创业的良好状态,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六是风险防控筑起新防线。我们积极应对柴建投公司历史欠账严重,公司经营举步维艰的困难,想方设法、有序推进柴建投公司债务化解,债务余额21.85亿元,较2020年初减少8.7亿元。全力消除生态环保隐患,中盐青海昆仑碱业等4家企业节水减排项目全部建成运行,专家组评估废水减排循环利用率已达到40%以上目标,有力促进纯碱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试验区发展面临的形势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试验区抢抓机遇、蓄势蝶变的非常之年,更是乘势而上、擦亮“金字招牌”的奋进之年,做好各方面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面临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的困难挑战,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精准把握。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复苏坎坷曲折,经济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从国内看,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预期转弱的压力仍然较大;从省内看,产业链不完善不牢固,技术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强,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仍需加快;从试验区来看,产业结构偏重、产业链条偏短,投资带动不强,体制机制不活,工业经济运行面临冲高回落风险,做实园区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我们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更应看到,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引,有州委州政府的科学部署,有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试验区发展建设面临诸多新机遇。突出表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更加强劲发展信号,国内外金融机构普遍看好我国经济增长,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持续释放红利;省委主要领导海西调研提出“做实循环经济试验区”具体要求,全省两会围绕产业“四地”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安排;海西资源、区位、基础优势更加突出,推动产业“四地”建设、擦亮试验区“金字招牌”正当其时。擦亮试验区“金字招牌”,要求我们要用思想的解放来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用创新的理念引领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站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全省整体战略的高度,立足于统筹全州区域协调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着眼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批复的25.6万平方公里,来谋划、实施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三、扎实推进2023年工作

  202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考察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州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省、州两会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做实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主线,以产业“四地’建设为主题,更好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产业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西贡献试验区力量。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实现招商引资签约金额178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75亿元,新培育规上企业3家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推动党对园区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提高领导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党工委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善于抓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加强系统谋划,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加强经济、科技和历史知识学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实调查研究,着力提升做好经济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全面从严治党,把廉政建设贯穿始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严肃财经纪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聚焦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深化拓展以案促改,健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

  夯实基层党建,紧紧围绕建设产业“四地”和试验区中心工作,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两个覆盖”质量,全力打造一批有亮点、有活力、有影响力的非公党建品牌和示范点,持续推动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二)做好项目攻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深化重大产业化项目攻坚,集中力量推进项目提质增量,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系统完善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产业“四地”建设 ,紧盯海西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集全州十二条产业链,高水平科学做好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修订完善和申报批复,引领推进循环发展示范区建设。科学编制重点工业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双碳”目标下园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修订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完成格尔木、大柴旦化工园区认定,积极推进德令哈化工园区认定,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基础。

  全力攻坚项目建设。围绕提升盐湖产业影响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新优势,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化,进一步加强产业链补链强链。在盐湖化工产业方面,结合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进钾肥增产保供新增75万吨钾肥、汇信50万吨氯化钾智能示范、赣锋锂业1000吨金属锂配套5000吨氯化锂等项目;在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结合清洁能源高地和低碳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南玻高纯晶硅一期5万吨工程、亿纬动力10GWh储能电池等项目;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加快实施创信年产2万吨军民两用镁质耐火材料高质化利用、维祥科技年产3100吨烷基锂等项目;在数字经济产业方面,全力推动雨色网络储能电站及大数据灾备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开工实施重点项目47个,完成投资60亿元。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按照全省重点产业招商图谱指南,制定试验区重点产业招商中长期规划,精确锁定目标企业,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扎实推进产业“链长制”,成立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专班,面向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经济圈等发达地区,积极招引陕西星王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安徽瑞柏锂电新材料一体化、江西天行化工电子级氢氟酸和含氟新材料、远泰(海南)新能源年产2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10万吨磷酸铁锂等重大项目。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积极组织园区及企业参加“进博会”“津洽会”“丝博会”“西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积极筹划招商推介、产业对接等专题招商经贸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对外宣传力度,努力实现推介一批项目、达成一批意向的目标。

  (三)加大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活力迸发的创新体系。以创新引领、转化推动、生态保障为重点,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战略实施。

  更加突出园区创新载体建设。加快组建盐湖产业研究院,做实中国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汇聚智慧力量,强化全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支撑。做实园区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园区创新载体和科技服务平台。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策措施落实,推进格尔木、德令哈在建高新区绩效评价结果整改运用,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作用,借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园区问题,联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更加突出创新梯队体系培育。全面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壮大后备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一企一策,对企业开展重点产业科技项目提供技术研发、政策宣贯、培育辅导等服务。重点做好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创建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工作。组织园区企业参加双创大赛、技术创新挑战赛等各类创新活动以及技术创新奖项的申报,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发挥科技专项资金作用,建立项目筛选培养机制,提前锁定一批创新成果,精准支持优质项目。

  更加突出创新人才引进。发挥省级科技人才数据库和科技人才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借助“智慧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和科技引才签约等活动,为园区企业引进中、高层次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围绕柴达木盐湖产业研究院设置方案和海西州“柴达木英才·盐湖产业专家人才”计划,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紧盯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通过对口援青、校企合作等平台,发现和培养企业本土创新人才,积极构建“人才+项目”“人才+产业”等培养开发模式。

  (四)持续深化改革,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强化招商引资驱动力。加强产业发展规律和前沿技术研究,在构建全州一体的大招商体系下,用好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的州、市(县)两级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构建全区域招商“一盘棋”新格局。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考核激励,用好《海西州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进一步调动全员招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海西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配合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全力推动减环节,简流程,压时限,提效率,优服务。强化“服务专班”制度,为重点招商项目在可研、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做实“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强化“领导包联”和“助企联络员”机制,全力解决企业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加大去腐生肌力度。专项制定工作方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助推“半拉子工程”“僵尸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市场化方式兼并重组,帮助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和市场化退出。大力推进园区“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和园区土地“二次开发”,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园区发展活力、发展质量、发展效率有效提升。

  健全国资国企改革新机制。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依法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管好试验区出资的国有企业。优化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积极推动柴建投公司转型发展,拓宽经营渠道,打造新业务板块,增强公司自身债务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考核体系,修定完善出资企业的监管事项清单,建立企业奖惩考核办法,激发企业活力。

  (五)守好发展底线,着力擦亮园区生态安全底色。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推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在落实“双碳”目标中锻造新的竞争优势。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把“双碳”战略融入园区经济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体系。加快格尔木工业园零碳产业园建设,推动德令哈工业园零碳产业园规划编制,争取早日建成零碳产业园。强化数字化赋能改造,启动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工业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步伐,构建园区“5G+工业互联网”。

  推动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严格项目环境准入。统筹重点项目污染排放总量平衡,“一企一策”落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措施,深化危废专项整治。园区建成污水处理厂要全面投入运行,做到企业废水应收尽收,提高中水回用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和部门,积极推进“两碱”企业蒸氨钙液排放场整治,切实做到精准治理。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园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严从细排查化解各类安全隐患,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问题隐患排查整治,提升防灾减灾和急难险重突发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坚决遏制和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把债务化解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坚决遏制增量、积极化解存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优化试验区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加大园区历史遗留工程欠款问题解决,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园区和谐稳定。

  (六)强化保障措施,着力提升园区工作效能。认真落实省、州关于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作风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不断提高园区治理效能。

  纵深推进体制改革。按照“精减、统一、高效”的原则,健全完善试验区及各工业园内设机构,做到部门职责综合化、岗位职责清单化,最大限度提高运行管理的能力、效率和水平。积极争取州委、州政府支持,借鉴东中部高质量发展园区体制改革经验,积极探索推进园区机制创新,打破人员管理羁绊,推行差异化绩效分配,全面激活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强法治园区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使各类市场主体在园区安心、舒心、用心地创业。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价机制,科学决策、依法用权,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依法加强对工业园财政收支预算执行等事项综合监督和考评,全面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加强园区效能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开展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干部专业服务能力。激励担当作为,在招商引资前线、项目建设一线等锻炼干部、识别干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担当敢为。强化效率意识,发扬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精神,对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都要明确具体时间节点,立说立行、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好跟踪问效,完善工作目标分解、台账管理、督查考核、总结评估等工作闭环,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落实一件销号一件。

  加强整改“后半篇文章”。认真做好巡视、审计等工作整改,压实整改责任,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和定期督办机制,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把建章立制贯穿于整改全过程,实现从“治已病”向“治未病”延伸,做到反馈一个问题,整改一个领域,规范一项工作。

Copyright ©2015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地址:德令哈市祁连路16号      电话:0977-8333136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00003

青ICP备2021000542号     青公网安备 63280202000064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