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海西州人民政府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  走进试验区  /  图说柴达木

德令哈:做足绿色文章 绘就最美底色

来源:海西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1-29 09:04    编辑:李宏才

  以绿色“打底”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因诗人海子这句诗,人们多年来塑就的“沙漠之城”的固化印象中,德令哈总与“大漠孤烟”的苍凉相扯相连。而今的德令哈凭借久久为功的“生态革命”,以坚定信念和笃行勇毅,在大漠上筑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正因难能,更为弥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德令哈已经收获了“希望种子”。立足这块土地独特、脆弱、多样的生态特征和重要的生态地位,紧扣“蓝天、碧水、净土、复绿”四大生态治理工程,推进荒漠化及沙漠化治理、盐碱化土壤治理、湿地保护和水资源科学利用、草原和天然林保护、重要交通沿线周边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重点工程“落户”德令哈。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保护工程落实落细,国家公益林保护建设在一茬茬接续发力中呈现一派葱葱郁郁,以全市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攀升,托起了一座绿色之城的崛起。倾力推进工业园区的治污减排,设立环保专项治理账户,全面实现工业园区达标排放。在整座城市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出行的方式,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日臻优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不断提升,以“绿色话语”叙说这座城市的变迁,在全国八大沙漠之一的柴达木盆地东部扛起了“生态保护优先”的大旗,绿色,已然成为这座城市最为靓丽的颜值。巴音河由远及近,宛如一条飘带蜿蜒穿城而过,不惜巨资成就了这条河流的二类水品质,外加“四湖”近在身旁,让这座城市成为爱水的“智者”。绿色,成就了这座城市。“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已铸就这座城市之魂。

  绿意盎然德令哈(德令哈融媒体中心供图)

  靠绿色兴业

  作为海西州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州府所在地的德令哈,其自身所处地位,决定了这座城市在追逐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走出资源经济的传统框架和模式,以创新驱动,开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引领之路。自1988年撤镇建市以来,以往的经济结构主要以传统农牧业、少数国有资源型企业为支撑,德令哈走过了一段漫长历程,逐渐形成以盐碱化工和水泥建材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却因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可持续性不强而受到严重制约。新发展理念让德令哈迎来发展的春天,这座城市在追逐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蜕蛹化蝶”。在路径选择中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打基础、可持续,在转型发展中锁定高质高效的目标。第一产业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加快推进农牧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迈进,精心打造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农业形成以枸杞为主、果蔬和藜麦等经济作物为辅的现代产业格局;畜牧业形成了绿色有机的多元化养殖体系。通过发展枸杞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建成绿色产业园,成功创建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盐碱化工产业改造升级踏上了新台阶。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生物、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日益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发展率先融入国家战略,德令哈市入选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基地;光伏组件、风电塔筒等装备制造已然向高端迈进,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大道至简,惟以精诚,高质量答卷写在“金色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

  柏树山(德令哈融媒体中心供图)

  借绿色赋能

  高质量发展为德令哈注入了空前活力和蓬勃生机,带领各项事业阔步前行。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柴达木绿洲电商园区入驻企业达百余之众。“一朵云”“一张网”加上5G大数据,让“金色世界”架起了内联外通的“空中廊道”,数字经济形态吐露芬芳。文化旅游产业异军突起,连年呈现“井喷”之势,打造文化旅游城市的“一轴两岸两区多点”布局释放成效。沿315国道的旅游发展主轴,通过沿线节点精心塑造,已成为德令哈旅游观光、城市休闲为主的旅游主线;哈拉湖高原探险和雪山牧场—诺木洪湿地地质科普旅游带,以结合沿线景点和高原雪山生态风光为主,已成为自驾游的理想之选;以德令哈核心旅游资源为依托,巴音河为核心的城市旅游服务区,可鲁克湖—托素湖为核心的“情人湖”生态旅游区,在柏树山德都蒙古民俗文化游、柯鲁柯农垦文化游、伊克拉野外拓展游等点线结合中,簇拥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旅游产业之树日益繁茂、开枝散叶。外树形象,“苦练内功”,城市的各项功能建设在“内外兼修”中不断健全完善,迈上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快车道。构建了复合型的对外快速便捷运输大通道,现代物流基地建设为产业发展搭起了平台;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通过实现公路交通网络的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发展释放“红利”,民生空前改善。德令哈以“金色世界”之名,集聚了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的多元要素。

  希望的田野(德令哈融媒体中心供图)

  枸杞撑起“双赢”产业

  沙生植被截断了“黄龙”去处,始于防风固沙初衷的“西部枸杞”,终于八百里瀚海戈壁,撑起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梁”。在柯鲁柯镇万亩枸杞种植园示范基地,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枸杞林,挂满了成熟的红色果实,从省内外招来的采摘工人已在这里采收了头茬鲜果。在柴达木盆地种植枸杞,最初是始于防风固沙。在没有建起眼前这些集中连片的枸杞林带之前,流动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已开始逐步吞噬周边的庄稼地,甚至向各个村庄逼近。自从枸杞种植从“扎下阵脚”到逐步扩大,枸杞种植最先收到的是防沙治沙的生态效应,可以说,其后带出的枸杞产业,是生态之树上结出的“生态果实”。枸杞种植的日益扩充,使得曾经风沙“狂舞”的荒滩戈壁变成了柴达木绿洲,同时也“绿了生态、红了产业”。柴达木盆地独特的自然成就了柴达木枸杞纯天然无污染的“金字品牌”,并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巨大活力。枸杞生态经济林带起了沙区农牧户防沙治沙和发展林地产业的吸附力,在推进防沙治沙促进生态效益好转进程的同时,成就了农牧户增加收入的又一“钱途”,实现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当地防沙治沙部门的引领下,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德令哈开展了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枸杞基地建设。枸杞全产业链产值数以亿计。柴达木人在拥有“绿水青山”的同时,收获了“金山银山”。

  绿色版图不断扩大

  柴达木盆地塑造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物的多张“面孔”,而其中的一个“沙”字,几乎占据了盆地过半的版图。这里的天地之阔和苍茫形胜,使得这块广袤之域成为青海省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生态保护任务最为艰巨的地区。这里,因不计其数的林木筑起的遍布城乡、田野的一道道纵横交错的防风墙,让风沙渐行渐远,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绿色指数的一路上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实现了几代柴达木人的绿色愿景。在一次次农田、房屋被风沙掩埋的惨痛教训中,德令哈人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家园的重要性。从20世纪50年代起,德令哈人植树造林、荒山育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一代接着一代干,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庭院,在巴音河两岸、在广袤的土地上种了多少树,建起了多少条防风林带,已经数不清。德令哈全面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重点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林业改革发展项目、公益林造林、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等工作,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据悉,德令哈近三年人工造林0.49万亩,封山育林5.56万亩,森林抚育5.5万亩,森林精准提升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6%,草原植被覆盖率34.5%,绿化覆盖率36.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74平方米,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等荣誉,柏树山新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可鲁克湖折射“生态之光”

  冬日的可鲁克湖水天一色,沿岸连绵不绝的芦苇丛和芨芨草,如伸长臂弯将湖光水色揽于绿色怀抱之中,使这里成为上百种野生鱼类和珍禽的家园。清波潋滟的湖面上水鸟翻飞嬉戏,绿丛中不时有水鸭等野生鸟类出没。正因不断加大自然资源和林草建设力度,才有了眼前的“湖光山色”。因为有了防风固沙林带的保护,有效遏制了湖面萎缩和水岸线下降。近几年,可鲁克湖水岸线在强化生态建设中不断提升,使当地坚持走生态保护完整性之路收到了实效。在对部分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功能区进行科学调整后,严格湿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大幅度提升了生态资源质量,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多样性的系统保护,为德令哈走出荒漠化环境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有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荒漠化生态治理环境日趋向好,与之相关联的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观,野生动物种类、数量都有大幅增加。据了解,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鸟类,大天鹅80多只,赤嘴潜鸭千余只,白骨顶鸡100多只,绿头鸭50多只。迁徙鸟类赤麻鸭百余只,凤头30余只。绿水青山绽笑颜。当废弃的矿坑“吐”出新绿,当臭水沟变成景观河,当多年的异味变成清新的空气,当湛蓝的天空变成日常景致,当德令哈的“气质”与“颜值”不断提升,德令哈环境人以他们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小城百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沈晓娜 张金花 毛丰英)